2023年,針織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內生動力不足、承壓運行。全行業堅持創新驅動,千方百計化解不利因素,行業運行開始企穩向好。2023年針織行業出口預計再次突破千億美元,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出口額。而在線下消費場景恢復、國家一系列擴內需促銷費政策措施落地顯效推動下,內銷市場持續回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1—11月,針織行業6943戶規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62億元,同比下降4.51%,實現利潤總額208億元,同比下降11.4%,利潤率為3.96%,利潤率水平較2023年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虧損面較前三季度收窄2.95個百分點,行業營收狀況出現邊際改善。
隨著消費場景的持續創新,消費習慣向休閑、運動轉變,針織服裝的占比持續上升。1—11月,針織服裝產量占服裝總產量的比重為66.35%,比疫情前2019年提高了近12個百分點。
內銷方面,國內市場持續回暖。1—11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2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較前三季度持續提高。其中,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2%。
出口方面,呈現市場多元化發展。1—11月我國針織產品出口合計953.19億美元,同比下降9.82%,出口降幅較2023年前三季度收窄0.74個百分點。其中,針織織物出口198.82億美元,同比下降10.1%;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754.36億美元,同比下降8.6%。雖然2023年以來出口整體受挫,但2023年針織產品出口額仍有望突破千億美元。且1—11月出口額已經超過疫情前2019年全年水平。雖然我國針織產品對美國、東盟、歐盟、日本出口下降,但部分新興市場表現亮眼。1—11月我國針織產品對中亞五國出口同比增長48.19%,對俄羅斯出口同比增長22.57%,對土耳其出口同比增長20.03%。此外,對尼日利亞、喀麥隆、巴西等國家出口也實現較好增長。總的來看,近年來我國針織產品的出口結構持續調整,貿易市場呈多元化發展。從出口省市來看,1—11月新疆、廣西、湖北、四川等中西部省市出口增長較快,出口增速分別為61.58%、25.18%、39.92%和56.52%。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共建效應持續釋放,將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出口創造更多有利機會。
2023年行業在壓力下彰顯韌性,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廣大企業迎難而上,強化能力建設,通過科技創新、數智賦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穩步推進,行業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新特點。
一是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數實融合成為新型工業化最鮮明的時代特征。人工智能在行業的應用場景漸次展開,AIGC開始應用于設計研發,虛擬數字人在電商導購、客戶服務等場景逐漸興起,基于AI的機器視覺在坯布疵點檢測上進步明顯。CAD設計與針織工藝融合,向全鏈路延伸,虛擬織機開始商用。智能裁剪、智能吊掛、智能物流以及智能倉儲的全流程化智能建設穩步推進,數字化車間、5G智能工廠如雨后春筍。跨境電商、直播電商、興趣電商崛起,虛擬現實和元宇宙正重塑商業場景和消費體驗,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數字技術正在成為推動行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核心引擎。
二是科技創新蔚然成風。前沿材料、先進工藝廣泛應用,產品的科技感、體驗感、價值性、功能性持續提升。再生纖維素粘膠長絲在針織領域的應用取得突破,針織產品的應用邊界持續拓展,針織類外衣面料工藝有了長足進步,襯衫、西服、女士外套、防曬服等針織產品發展迅速;航空航天、醫用、土工建筑、交通運輸等產業用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高針高密圓緯機、高速提花經編機、一線成型電腦橫機等國產針織裝備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三是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踐行。“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一體發展。以萊賽爾、聚乳酸等為代表的生物基纖維和部分可降解、原液著色綠色纖維,在行業的應用比重進一步提升。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染色、活性染料非水介質染色等一批少水、無水綠色印染工藝產業化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綠電供能,清潔生產工藝、熱能/水資源/染化料回收循環利用技術持續發展。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產品、綠色工廠,行業向著綠色制造新模式轉型,開始形成“雙碳”環境下的新質生產力。
四是時尚升級活力奔涌。非遺+科技+時尚+潮流,傳統技藝與新興技術融合,使得產業時尚發展的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紗線、面料、成衣全產業鏈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體系化,時尚風向標作用顯著。以“濮院杯”中國針織設計師大賽為代表的各類設計賽事為行業時尚人才隊伍持續注入源頭活水,推動行業創意設計水平持續提升。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引領新文化、新風尚。生活理念的開拓帶來了新的圈子文化、精致文化與消費文化。城市文化與產業時尚跨界融合、交相輝映,廣東佛山張槎發布“潮起汾江,織夢張槎”文化品牌,將嶺南文化與針織產業融合,建設中國針織時尚創新示范區;浙江桐鄉濮院則將針織時尚產業融入千年江南古鎮,打造中國時尚第一鎮和建設世界級針織時尚產業集群。文化的激活、美學的碰撞、理念的新生正在成為行業時尚發展的活力源泉。
五是區域融通發展成效顯著。隨著東部沿海省份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承壓和中西部地區紡織產業支持政策的加碼,針織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有序轉移。以出口為例,東部沿海五省的出口額占全國比重較2019年下降了4.87個百分點。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新疆、廣西、河南等地區的針織產業漸成規模,部分地區已形成產業集群。針織產業呈現東中西協調發展新局面,區域發展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
行業踐行《行動綱要》7項重點行動初顯成效
中國紡聯于2023年8月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對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概念、目標、任務做了明確,提出了推動紡織行業現代化建設的科技創新、時尚升級、企業社會責任、區域融通發展、國際供應鏈提升、數字化與產業深度融合、行業人力資源建設等七大專項行動,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將以《行動綱要》為指引,通過會議等多種方式宣傳推廣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以中國紡聯針織行業創新貢獻獎和中國針織行業科技大會與標準工作為抓手,建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機制,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整合國內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資源,推動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大對生物基纖維、少水無水印染技術、綠色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及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行業推廣,引導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強對中西部地區及“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環境與政策研究,組織企業海外商務考察,加大對地方產業集群支持力度,為企業投資和地方政府產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搭建平臺,更好促進區域融通發展與國際產能的優化布局。豐富和拓展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體系,做優做強中國針織產品流行趨勢、中國針織紗線流行趨勢和中國襪品流行趨勢,從原料端、面料端和產品端引領行業時尚風向,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多元當代文化、城市文化與產業時尚相融合,為行業時尚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濮院杯”中國針織設計師大賽、“海寧杯”中國襪品創意設計大賽、國際貼身衣物設計大賽、“大唐杯”國際襪業機械裝備大賽等賽事的平臺作用,賽訓結合、賽學互促,提高行業技能人才水平,培養專業的針織時尚設計師和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
2024機遇與挑戰并存
回歸常態化發展
展望2024年,國內經濟有望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任務依然艱巨,消費和投資信心的恢復仍面臨變數。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外需收縮、電商直播平臺低價競爭,行業價格“內卷”的趨勢可能加劇,企業效益修復仍面臨挑戰。
國際貿易方面,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大國博弈加劇,全球貿易體系處于新秩序建立前夜的脆弱期,世界將面臨更多不確定的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9% ,國際市場需求端難有大的改善。從海外服裝品牌的庫存周期看,去庫存化趨于尾聲,后續采購需求將有所上升,但難以抵消國際供應鏈重組對中國針織行業的深遠影響。預計2024年行業出口仍將延續下滑態勢,繼續向疫情前的常態化發展回歸。出口市場結構上,則呈“東升西降”之勢,即對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的出口下降,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上升。市場份額將向擁有國際供應鏈布局和核心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中國針織產業從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的轉移可能提速。
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但中國針織行業供應鏈的連接力與效率、人才與數字化紅利在國際供應鏈重構中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行業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大對國家宏觀政策研究和行業發展趨勢研判,全面貫徹、落實《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加快行業結構調整,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